本文共 3839 字,大约阅读时间需要 12 分钟。
单选题 (共15道题)
1.(2.5分) 关于能力与安全管理说法错误的是()
- A、在选择或考核员工时,不应把文化知识和技能作为唯一的指标
- B、通过对事故的分析所掌握和了解的员工所具备的能力不能作为选择员工的依据
- C、安排的工作必须与人的能力相适应
- D、要通过培训不断提高员工的能力
2.(2.5分) 关于“态度”概念理解错误的是()
- A、态度必须要有一个具体的针对物
- B、态度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与持续性
- C、态度是先天获得的
- D、态度是剌激与反应的中间媒介
- E、态度具有价值判断的成分和感情色彩
3.(2.5分) 下列不能使员工形成安全态度的途径的是
- A、加强员工的安全技术培训
- B、采取严厉的措施惩罚员工的不安全行为
- C、引导员工积极参加企业的安全活动
5.(2.5分)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生物节律是影响事故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
- B、应用生物节律理论可以减少和预防事故
- C、运用生物节律对加强安全意识有积极意义,但同时也可能产生副作用
- D、依靠生物节律理论就可以完全避免事故的发生
6.(2.5分) 因开玩笑而导致的事故是由于()心理造成的。
- A、侥幸心理
- B、逆反心理
- C、凑兴心理
- D、冒险蛮干心理
- E、好奇心理
7.(2.5分) 下列关于安全说法错误的是()
- A、目前归纳起来分为绝对安全和相对安全两种
- B、人类有了生产活动,也就有了安全问题
- C、生产过程中存在着绝对的安全
- D、不同时代、不同领域衡量安全的标准是不同的
8.(2.5分) 下列关于危险说法错误的是()
- A、危险从文献上看,目前还没有统一的定义
- B、危险与安全不会在生产中共同存在
- C、危险是安全的相对面
- D、危险包含了各种隐患和各种潜在的危机
9.(2.5分) 先天性行为是指()
- A、人类遗传下来的行为
- B、经过学习获得的技能
- C、人通过获得知识而产生的行为
- D、指生产过程中的一切行为
10.(2.5分) 关于个体行为的实质说法正确的是()
- A、个体行为和事故没有关系
- B、个体行为完全由环境决定的
- C、人的行为是决定事故发生的频率和严重程度的重要因素
- D、研究个体行为的实质没有什么现实意义
11.(2.5分) 关于个性说法错误的是()
- A、个性贯穿于人的一生、影响人的一生
- B、鲜明的个性和平淡的个性留给人的印象是不同的
- C、培养员工良好的心理特征不属于安全工作的内容
- D、个性心理特征与安全工作有着内在的紧密联系
12.(2.5分) 造成事故的不良性格特征不包括()
- A、吊儿郎单
- B、放荡不羁
- C、粗心大意
- D、一丝不苟
13.(2.5分) 下列性格测量方法不属于自陈式量表法的是()
- A、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验(MMPI)
- B、16种人格因素测验(16 PF)
- C、爱德华个性偏好量表(EPPS)
- D、句子完成测验
14.(2.5分) 下列不属于投射性测验法的有()
- A、句子完成测验
- B、绘画测验
- C、瑞文推理测验
- D、主体统觉测验(TAT)
15.(2.5分) 常见的能力测验不包括()
- A、情商测验
- B、一般能力测验
- C、特殊能力测验
- D、创造力测验
多选题 (共15道题)
16.(2.5分) 下列属于特殊能力测验的是
- A、明尼苏达能力测验
- B、瑞文推理测验
- C、克劳福特灵活性测验
- D、西索尔的音乐能力测验
- E、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验
18.(2.5分) 态度的功能包括
- A、态度具有调整的功能
- B、态度具有自我保护的功能
- C、态度具有价值表现的功能
- D、态度还具有认识或理解的功能
19.(2.5分) “需要层次理论” 在具体应用 中应考虑
- A、针对不同层次的需要,提出相应的管理措施
- B、注重调查分析本企业员工需要层次结构,为安全生产管理提供科学的依据
- C、注重员工需要层次结构的变化,适时调整满足员工需要的内容
- D、进行必要的心理保健和心理咨询
- E、要因人而异,满足不同人的需要
20.(2.5分) 应用“期望理论”指导安全工作应考虑
- A、重视目标吸引力
- B、重视效价与需要的联系
- C、重视员工的期望值
- D、重视提高员工的绩效
21.(2.5分) 组织中沟通对安全管理的影响有
- A、组织中沟通有利于安全生产观念的树立
- B、组织中沟通有利于安全管理信息的传播和联系
- C、组织中沟通有利于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
- D、沟通不利于安全管理的顺利进行
22.(2.5分) 事故的本质属性包括
- A、事故是违背人们意愿的一种现象
- B、事故发生的原因有的已经认识,有的尚未认识
- C、有的事故可以预防,有的还无能为力
- D、事故的原因可以分为可控的和不可控的两种
- E、事故是不确定的事件,其发生的形式既受必然性的支配,也受偶然性的影响
23.(2.5分) 安全与危险的相互关系
- A、安全与危险是一对此消彼长的矛盾双方
- B、两者存在的关系可表示为:安全性= 1 -危险性
- C、事故是隐患发展的结果,隐患是事故发生的必要条件
- D、危险不仅包含了作为潜在事故根源的各种危机及其作为潜在事故条件的各种隐患,同时还包含了某些瞬间突变发生的外在表现出来的事故结果
24.(2.5分) 下列属于人类行为的共同特征的有
- A、自觉性与主动性
- B、目的性
- C、因果性
- D、持久性、连续性
- E、稳定性与可塑性
26.(2.5分) 工业心理学家梅耶提出的“刺激—反应”模式包括
- A、刺激和情境
- B、有机体
- C、行为—反应
- D、行为完成
27.(2.5分) 造成个体行为差异的原因有
- A、遗传因素
- B、环境因素
- C、心理因素
- D、生理因素
29.(2.5分) 关于性格与安全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有
- A、不良的性格特征常常是造成事故的隐患之一
- B、良好的性格可能会减少事故的发生
- C、性格与安全工作关系不大
- D、良好的性格并不完全是天生的,需要在安全工作中不断强化
30.(2.5分) 投射测验法的特点有
- A、测验者可以猜测到测验的目的
- B、刺激情境是含糊不清的, 没有明确的结构和固定的意义,容许受测者自由发挥
- C、受测者的回答不像自陈式量表那样受到限制, 并不需要一致的反应, 可以是自由而广泛的
- D、反应本身具有多维性,解释者的分析必须是整体性的
- E、受测者无法猜测测验的目的
判断题 (共10道题)
31.(2.5分) 依靠生物节律理论,完全避免事故是可能的。
32.(2.5分) 安全是伴随着生产过程而存在的,是与生产过程共存的过程。
34.(2.5分) 危机是隐患存在的前提条件,而隐患又是事故发生的必要条件。
35.(2.5分) 人的心理因素对安全行为没有什影响。
36.(2.5分) 对待劳动和安全的态度,不同的人可以表现出不同的个性心理特征。
37.(2.5分) 不良的性格特征常常是造成事故的隐患之一。
38.(2.5分) 能力作为一种心理特征,主要是在后天的学习和实践活动中通过个人努力发展起来的。
39.(2.5分) 高智力并不能保证有高创造力,而智商不高肯定有碍于创造力的提高。
40.(2.5分) 马斯洛认为在一切需要之中,安全的需要是最优先的。
转载地址:http://rxbwz.baihongyu.com/